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
一个世纪以来,研究《庄子》的学者绝大多数将“游”与“自由”一词进行链接,以现代汉语“自由”一词来阐释《庄子》“游”的意涵和思想。实际上,现代汉语“自由”是英文“freedom”的翻译,其中含有浓重的启蒙运动的思想观念色彩。“自由”概念的启蒙思想色彩,与《庄子》“游”的概念和思想,可谓风马牛不相及,是对庄子思想的一种极大误解。
名人专家分享活动,一向是天府书展的一大亮点。10月16日下午3点,一场名为“章启群讲《庄子》——什么是逍遥游”的分享会,在金牛区图书馆进行。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、美学教研室主任章启群教授担任主讲人,为成都的读者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庄子“逍遥游”的文化盛宴。
章教授首先对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的“游”字做了详细的辨析。“游”是《庄子》中可与“道”、“气”概念归为一类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。仅篇名就有“逍遥游”、“知北游”,而且“逍遥游”更是作为《庄子》的开篇之作,足见“逍遥游”对于《庄子》的重要性。
章启群教授将《庄子》中出现的数十处“游”字进行了详细分析,得出《庄子》中的“游”字,几乎都与行气修炼相关的结论。从《逍遥游》篇即可知,列子只是“御风而行”,故不为逍遥。而真正的“逍遥”则是“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”。可见“游”是行气修炼达到高级阶段的一种情状。
接下来,章教授分别论证了《庄子》中至人、真人、神人、圣人之“游”即是一种行气的高妙境界,以及他们与修炼气的功法的密切关系。
“至人”就是极致之人。与普通人比,至人是可望不可即者,关键在于“神气”不同。“乘云气,骑日月,而游乎四海之外”是至人的神功。这种神功与下文“游逍遥之虚”名异而实同,实质上就是修炼气的功法所达到的境界。
“真人”即获得真道之人。道教中的神仙也被尊为“真人”,真人的神通也是“入水不濡,入火不热”,还能够“登假”而游仙。从“其息深深。真人之息以踵,众人之息以喉”可以看出,真人无疑与修炼气的功法相关。
《庄子》中所谓的“神人”与神仙一类义近,但不完全相同。神人“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。乘云气,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”,可见神人也是在修炼气的功法。其中“吸风饮露”就是呼吸吐纳的同义语。而“乘云气,御飞龙”之“游”,也证实了上文关于“游”与修炼气的功法相关的论断。
《庄子》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“圣人”。由于《庄子》文本的复杂性,不对于所有这些“圣人”进行甄别,然后简单归类,是难以得出严肃、科学的结论的。根据《庄子》的基本思想,大致认为《庄子》所谓的“圣人”不同于儒家的圣人。圣人也“游乎尘垢之外”。
章教授还道出了他所理解的“逍遥游”的核心所在,即“无待”,“乘天地之正,御六气之辩,以游无穷者”,为比喻“无待”状况。至人、神人、圣人皆为无待而游无穷者。“无己”“无功”“无名”可以理解为互文,即至人、神人、圣人其行为和结果皆无己、无功、无名。此处关键词“乘天地之正,而御六气之辩,以游无穷者”,表明至人、神人、圣人皆有行气吐纳之法,“游”则是这一功法的本质特征。
最后,章教授对《庄子》的思想做了简略的评述,他指出:庄子的思想来自于对鲜活的现实生活的反思,也旨在回答现实中最重大、最尖锐的问题。在当时医学水平医疗手段极为低下的情况之下,人们如何进行防治疾病、保健养生,这其实是个非常重大的问题。因为这是一个关乎从最高统治者到最底层的百姓生命攸关的问题。
对这样一个关系每个社会成员的国计民生重大问题,作为大哲学家的《庄子》自然要将自己的思考提交出来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