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逍遥游》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,庄子开篇从大鹏说起,大鹏虽然硕大无比,但“风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”,因此大鹏没有绝对的逍遥;继而说蜩、鸠、斥鷃对飞的理解虽然不同,但是它们同样也没有获得绝对的逍遥。
庄子随后又引出宋荣子和列子两个人,认为他们也并非逍遥。宋荣子虽然能够做到“举世而与之不加劝,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”,虽然如此还是“犹有未树也”;同样列子“御风而行,虽免乎行,犹有所待者也”,任然受到时空的限制。
然后庄子提出“若夫乘天地之正,而御六气之辩,以游无穷者,彼且恶乎待哉!”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,因循六气的变化,遨游于无尽的世界里,那还有什么可以凭借的呢?所以,庄子认为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,即逍遥游的最高境界。
紧接着庄子讲了肩吾和连叔之间的一段对话,进而指出虚实之争。“藐姑射之山,有神人居焉,肌肤若冰雪,淖约若处子,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,乘云气,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;其神凝,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。”肩吾认为这虚妄不可信。连叔却说“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,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。”连叔认为,人不只是形体上才有盲、聋缺陷,其实人的心智也是一样的。
最后,庄子讲了与惠子的两段对话:惠子说自己种的葫芦和臭椿,虽然很大但都是无用之物,其意在指庄子所说的虚无不切实用。庄子却认为不是物大无用,而是他的精神不够开阔。庄子认为在物质世界之外,还存在一个浩瀚的精神世界,只有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达到一定层次后,才能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。
绝对的逍遥游只是庄子的幻想,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。那么,我们学习庄子逍遥游,究竟有何意义?其实,精神世界的逍遥游并非与现实生活毫无关系,从某种意义上说,它为现实人生提供了一种反观和审视的视角。人生一世,每个人都会有无法逾越的命限,也都会有无法弥补的缺憾,然而庄子的逍遥游却为我们保留了一个浩瀚的精神天地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