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庄子《逍遥游》的主旨,历代解庄者不下有数十种说法。代表性的有西晋郭象的“适性逍遥”说;东晋支遁的“夫逍遥者,明至人之心也”之说;宋代王安石之子王雱的“至人”无我、无心“不物于物,而放于自得之场”然后“逍遥”说;宋人吕惠卿、陈详道、林自、陈景元、赵以夫、褚伯秀等以《周易》阴阳象数学理论发挥庄子的逍遥义;林希逸比附为儒家的乐观人格说;罗勉道以“化”字释“逍遥”;清人林云铭等人以“大”为逍遥;等等。
陈鼓应认为:“《逍遥游》篇,主旨是一个人当透破功、名、利、禄、权、势、尊、位的束缚,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,无挂无碍的境地。”
这些说法,言人人殊,各有各的理由,都自以为得庄子之真,其实亦未必得庄子之原意。之所以众说纷纭,固然是由于庄子的思想太过复杂,但也与庄子思想的表达方式有关,他不是用抽象的理论和严密的逻辑传达意旨,而是用文学语言表现其深沉的哲思。
《逍遥游》看起来像散文诗,但诗无达诂,容易造成准确理解的困难,所以会出现多维的诠释向度和不断开放的诠释空间。这是庄子哲学的魅力,也是文学的魅力。
司马迁评价庄子“其学无所不窥,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”。
我以为这句话才是理解庄学的一把钥匙。思想史上老庄并称,这已成为常识,但历代解庄者,每每只看庄子说了什么,却常常忽视了《庄子》与“老子之言”的关系。在我看来,《庄子》三十三篇,其全部的主题都与老子的道论有关。
以内七篇为例,《逍遥游》乃是阐明体道方可逍遥之义;《齐物论》是说世间一切对待和变化最终归结于道体之无待和整一;《养生主》乃是讲见道与养生的关系;《人间世》是说体道才能全身免害;
《德充符》是说得道方可心智健全而忘其形骸;《大宗师》 是说要以大道为师;《应帝王》是说为政者应以道治世。一部《庄子》,其实是通过“寓言”“重言”“卮言”以著明老子的道术。欲明《逍遥游》主旨,必须先弄清楚老子的“道”究为何物。
《逍遥游》共分三节,我认为每一节都是紧扣老子的“道体”而展开。为便于读者核检原文,这里不避繁琐将全文逐节引用并分析之。第一节从“北冥有鱼”至“圣人无名”
添加新评论